2)第三十五章 来自王县令的关注_带着仓库回古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?”

  赵笠嘿嘿一笑:“那我来和您说说李兄弟的主意,保证您听了也

  喜欢!”

  于是赵笠将“铅笔”的好处细细和他爹这么一比划,他爹马上就想到了用处。

  “如此……倒是个好物件儿,很值得人手一根。”赵县丞按照赵笠刚才说的逻辑推演一番,确实应该对教化百姓有益处。教化百姓,多重的四个字,这是读书人的“己任”,也是县令的政绩呀!

  赵笠说:“李贤兄还说,就这个香皂和铅笔,要薄利多销,争取一做到人人用得起,福善堂、居养所也能供给上;二做到能开作坊,请工人来做工,给工钱以让百姓多个营生。”赵笠说:“李贤兄还说,就这个香皂和铅笔,要薄利多销,争取一做到人人用得起,福善堂、居养所也能供给上;二做到能开作坊,请工人来做工,给工钱以让百姓多个营生。”

  赵县丞连连点头:“是心系百姓之人。”

  他将剩下的几个包袱里的东西一一检点过,确信都是完整、崭新的,便让书童包回去,放到寝室里存好,然后连忙写帖子送到县令的宅邸去。

  县令王伊蔚不是本地人,带着家小就住在府衙的官宅里,逢年过节也并无什么回乡探亲之说,就只和带到任上的妻房简简单单吃了一顿饭当团聚了。

  赵县丞送帖子说初三登门拜年就没管了,不想第二天一大清早,他还迷迷糊糊的,就听闻门房上说县令来了。

  直把赵县丞吓得睡意全消。

 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,赵县丞带着赵笠一起,恭恭敬敬地来到上房见客。

  王县令独坐上座,正捏着一支铅笔出神,等县丞父子俩进门请罪了,他方回神来,笑道:“何妨?原是我不请自来,论理也该我赔不是。”

  赵县

  丞父子俩告罪,往王县令对面依次坐下。两人共事数年,十分熟稔,那些客套话也不说了,一语寒暄了事,接着就开门见山。王县令拈起那支铅笔,道:“这就是你说的,神奇之物?”

  “正是其中之一。赠送此物的主人,啊,就是城南李园的李先生,给它取名叫‘铅笔’,其行墨、制作等,均与现存的毛笔完全不同,握笔的方法也不尽相似。”赵县丞自己还没怎么学会,就让赵笠掩饰了一番。

  赵笠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了一首绝句,赵县丞则将昨晚才学到的铅笔的好处和县令仔细掰和。

  王县令只看赵笠用笔也猜到了铅笔的优势,他的疑虑倒不是觉得这东西不好,而是别的。

  “此物极好,但不知造价几何?‘铅笔’,想必是要用铅的,某有些担心,此物是否会和道士炼的丹有关。你自然知道,铅又贵,又有毒。前朝甚至有皇帝崩在丹药上……我倒不是怕那位李先生要进献丹药——本朝不允许弄这个,我是怕,有毒性在啊!”

  赵县丞道:“既然李先生敢说薄利多销,怕是贵也有限。而且他自己用这种笔十分顺溜——”

  赵县丞顿了一下,对赵笠说:“大郎,去叫人把李先生的画儿也送过来。”又道,“他自己既然肯用,说明应当无妨。”

  一时赵笠从小厮手上接过李咎画的“说明书”,递与王县令仔细瞧得。

  王县令先为上面的画

  和解释说明的文字惊讶了一番,又见几张不同的纸,写得密密麻麻,显见使用之人没什么避讳,故而也就放心了。

  王县令又问:“然而,具体是个什么薄利法儿?此物外层用木,内芯用铅,应当是将芯嵌进去的,如此细、脆的芯要嵌到木头里,还要严丝合缝,只怕工匠一天也做不出多少来。”

  ☆免费小说阅读更新快无弹窗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qu4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